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田麗 查文良)近日,湖北科技學院學術報告廳里擠滿了聽課的學生,他們在上一堂特別的思政課:講臺上不是老師,而是同學。
“只要回一回頭就不殺他,但遍體鱗傷、拖著沉重腳鐐的他義無反顧,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年僅26歲……”2019級學生周慧授課題目是《青年楷模——何功偉》,她授課時聲情并茂,特別是當她誦讀何功偉寫給父親的絕命詞時,眼淚濕眶,現場的同學也悄然拭淚。
周慧是一名預備黨員,在去年的主題團課上,她被青年烈士何功偉的故事深深打動,得知何功偉就是咸寧人,便利用周末時間,和同學一起到何功偉故居、陵園瞻仰。
今年初,該校醫學部開啟了“‘醫心向黨’黨旗領航工程”,活動分團支部初賽、學生黨支部復賽、學生黨總支決賽,383名學生黨員走上講臺為同學講黨課,*終7名優秀代表作匯報展演。
周慧是7名優秀代表之一。結合自己的調研,她翻閱史料,從“人物生平、紅色初衷、名人名言、壯志豪言”幾個方面精心備課。從在班上講到年級再講到學院黨總支,不斷總結調整,她越講越熟、越講越精,“現在,何功偉的家書我都能熟練地背誦下來。”
2019級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解恒去年到通山縣廈鋪鎮冷水坪村進行暑假社會實踐,被這里的紅色歷史深深打動。他說,這里是鄂東南革命根據地,彭德懷、何長工、蕭克等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開展了英勇頑強的戰斗,村里至今保存著完好的紅色遺址。
該校黨委書記閆英姿說,針對學生工作特點,結合黨史和時政熱點,讓學生上臺講述自身的實踐和感受,與同學們共情、共鳴,是思政課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一次有效嘗試。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當前位置:

